[ 儲運管理部, 2017-08-04 ]
在安全生產月期間,張家港公司針對夜間相對崗位操作人員偏少、應急響應力量薄弱等因素,會同金宏公司組織開展了首次夜間演練,模擬氫瓶瓶格吊裝作業瓶格發生泄漏并起火之后的應急處理演練。
20時30分隨著總指揮一聲令下,氫瓶庫內一氫瓶格旁拉起煙霧彈——模擬瓶閥泄漏起火,應急演練正式開始。
事發現場及操作室內當班員工及駕押人員,按照預定方案有序、緊張地進行著:第一時間報警報告,緊急停機,現場員工果斷上前關閉起火瓶格上瓶閥等控制起火源,駕駛員及時將車輛駛離現場,其他員工及押運員相互配合將周邊瓶格盡量吊離、并拉出消防水帶對火源及周邊瓶格噴淋降溫,事發后短短幾分鐘內現場人員合理分工、密切配合,已基本將火勢予以有效控制,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擴大。隨著消防隊、調度中心、公司領導等先后趕到現場,噴水、滅火力量等有效增強,“泄漏起火瓶格”最終得以撲滅,事故得到了控制、消除,前后用時約12分鐘。
通過實戰演練,檢驗了預案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,崗位員工包括相關方(駕押人員)們進一步熟悉了應急處理過程,對提升班組長、員工在遇突發事件時,整個應急指揮、協調、配合和處置能力均起到了有力的促進。但也正像成建敏副總經理在最后演練總結、點評時說的:我們還應從演練中尋找差距,比如:各方應急力量在接警后響應的及時性;到達后與現場原有應急力量間的有效銜接;各方力量在應急處理時配合的默契度;事發前期在人員極為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組織有效指揮、充分發揮現場人員的作用;以及整個處理過程中現場人員的群體、個體防護等等方面,都還有值得商討、改善的地方,因為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及經驗總結、補充完善、改進提高,才能應對真正發生各種突發事件時復雜多變的情況。